三洲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
文/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
德庆县九市镇旧圩村委会三洲村小组位于西江北岸,321国道从村中穿过,与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仅一江之隔,村中的三洲岩与云安区崖鹰山遥江对望,相映成趣。
该村文化底蕴深厚,村中丰富的文史宝藏让村民颇感自豪。3月14日,在退休老村长梁锡和的带领下,记者领略了三洲村的“四宝”。
大宝“三洲岩”
千年古诗廊
在三洲村背后有多座山岗,多为土山,唯独一座孤峰鹤立鸡群,它高约30米,由石灰岩构成。山峰内是一个巨大的溶洞,可纳数百人,抬头奇景异石,低头鱼儿戏水。最为难得的是,洞壁上有许多石刻。它就是当地著名的三洲岩,是如今三洲村最珍贵的“大宝”。
据德庆县志记载,在三洲岩,历代文人墨客题刻甚丰,仅宋、明两代就有174人、190刻。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苏东坡、周敦颐、李纲、陈白沙等都在此留有题刻。这里是七星岩千年诗廊外,肇庆另一个题刻宝库。
然而遗憾的是,由于地处偏远,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,这个千年诗廊遭到毁灭性破坏,苏东坡等一批名人石刻均不复存在。“由于附近就这里有石灰岩,当时被炸石开采,我亲眼目睹石刻瞬间变成了碎石。”回忆当时,老村长梁锡和神情黯然。他说,后来省里知道后派人赶来制止,幸存91刻,一直保存到现在。
保存下来题刻上至宋熙宁元年(1068),下至清道光二年(1822),其中有诗、词、记、题名等多种形式,内容多为赞美三洲岩自然景色,也有记录历史事件的题记。
此外,在岩洞内,古生物学家还挖掘出古象牙等近30种古生物化石,还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生产工具。2002年,三洲岩摩崖石刻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目前的三洲岩荒芜一片,杂草丛生,在岩外有数处石屋,但已荒废。据了解,多年前,岩洞外面曾被一商人承包,欲借助三洲岩开发成旅游景点,后疑为资金链断裂,导致工程半途而废,如今正挂上网拍卖。
二宝“三洲古渡口”
苏东坡由此上三洲岩
据记载,三洲古渡口历史悠久,设有平台,梯级由江边延伸至岸上,总长30多米,呈“之”字形,石级曾用花岗岩石条和黄石砌成。清代《德庆州志》记载,三洲渡口与对面的云安六都镇渡口,自古就是两地往来的主要交通点,商贾云集,繁盛一时。
“在尚未形成渡口之前,这里也是船民上落之处。在宋朝,苏东坡就从这个渡口上岸去三洲岩游览。”梁锡和是村里的文化人,对当地历史有一定的研究。他告诉记者,古代从这个渡口至三洲岩,沿途都是砂石地,方便行走,而周围都是泥地沼泽。
据记载,当年苏东坡从海南北归,不惜绕道长途跋涉,从藤县专程前来三洲岩一游,留下题名而去。
由于三洲村附近没有过江大桥,村民要到云安区探亲或做生意,依然要乘坐渡轮,这个古渡口仍在发挥作用。记者看到,在古渡口周边难以找到当年的遗迹,一块块大石卧伏岸边,波涛激荡,浪花四溅,响声不绝,似乎在回忆着当年的喧嚣和辉煌。
三宝“半月石”
三洲村的文化符号
在三洲村广场中间有一块奇石,最高处约2米,长约10米,像一轮弯月卧在地面,这就是当地人所称的“半月石”,这也是三洲村的第三个宝贝。
梁锡和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讲,这块石是圆形的,浑然一体,像月亮,和不远处的三洲岩首尾呼应。但千百年来,西江水位逐年下降,河道变窄,沙石堆积,掩盖住了石头的下半部分,形成了如今这个样子。“这个半月石,曾吸引来不少文人墨客,留下很多传说。”
相传半月石上曾有石刻,由于年代久远,风侵雨蚀,题刻早已剥落。村里的老人说,以前渔民到西江捕鱼前,都来到半月石前上香敬拜,希望多获河鲜,平安归来。在重要的传统节日,村民也前来祈福,祝愿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大石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。
在半月石旁边,长着两棵荔枝树,树粗如桶,枝干苍劲,可见年代久远。“村民很爱惜它们。修广场时,曾有人提出砍树移石,让广场更空阔、平坦,但立即被村民拒绝了。它已经成为村里的文化符号。”三洲村村小组副组长李伙明得意地说道。
四宝“木棉王”
获文人赋诗的树王
2019年,三洲村依靠古渡口的条件,建起了一座文化广场,四周装上了围栏,设置有石凳,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。记者见到,广场当中有几株大树点缀,其中一株木棉树尤为引人注目,挂在树干上的一块牌子显示,树龄达230年,树高超过20米,主干要两三个成年人才能环抱。树木显得苍劲、挺拔,气势十足。
“它是三洲村的‘四宝’,村民称为‘木棉王’。”老村长梁锡和自豪地对记者说,书法家欧广勇是当地名人,曾任中国书协理事,一次回家乡游览时见到这株木棉树,当时花开灿烂,红如朝霞,被其气势折服,专门赋诗一首,“丹龙诗格写穹苍,水抱山环瑞气藏。国运正逢超跡转,满天红卉庆隆昌”。在修建文化广场时,还运回一块巨石,刻上这首诗,立在木棉树前面。
如今,这株木棉树不仅成为村里的宝贝,更是国家三级保护古树。它屹立村边,见证了岁月变迁和朝代交替。
采访后记
记者在采访中深刻感受到,三洲村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,在肇庆都很罕见。同时,也深感这些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落寂。
采访中村民告诉记者,江对面的云安区崖鹰山已开发成森林公园,搞得红红火火。可历史文化资源更丰厚的三洲岩却静悄悄。他们期盼早日开发起来,带动村子经济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。
据了解,三洲岩的整修工程准备付诸实施,将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文化内涵而大放异彩,成为人们寻幽探胜或追寻古文化踪迹的新的旅游景点。一旦包装整合,推陈出新,三洲村的故事必将吸引八方来客。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