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报
高要区回龙镇撂荒地复耕复种有新招 认耕“一分田” 荒地变良田
分享到

微信

微博

0
分享到-微信
X

核心提示: 连日来,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党支部委员苏巨方,都会趁着工作闲暇之余来到刚认领不久的田地旁,跟进春耕情况。“3月初,回龙镇党委政府在我们村开展认耕‘一分田’活动。作为党员干部要起带头作用,我认领了4亩地。”看着已经翻整好的耕地,苏巨方说将会种上玉米和水稻。

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推出“一分田”认耕活动,村民翻整撂荒地备战春耕。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

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推出“一分田”认耕活动,村民翻整撂荒地备战春耕。西江日报记者潘粤华摄

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刘潜

连日来,高要区回龙镇大田塱村党支部委员苏巨方,都会趁着工作闲暇之余来到刚认领不久的田地旁,跟进春耕情况。“3月初,回龙镇党委政府在我们村开展认耕‘一分田’活动。作为党员干部要起带头作用,我认领了4亩地。”看着已经翻整好的耕地,苏巨方说将会种上玉米和水稻。

今年3月初,为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垦工作,高要区回龙镇创新推出认耕认种模式,通过党员带头,面向社会团体、单位、企业等开展认耕“一分田”活动,以此带动乡村经济增长,推进乡村振兴。这次撂荒弃耕地“认耕认种”活动推出的撂荒地,按照“一分田”的标准分成多块。认耕者可以认种一块“一分”或以上的耕地,期限6至36个月,可以自己种植打理,也可请村民帮忙打理,或者交给专业合作社管理。

活动引起了较大反响,共有来自回龙镇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、大田塱党支部及挂点企业党员65人参加,目前认领的撂荒地已有48.5亩。

“大家认领热情高涨,参与度高,而且认领之后形成一种互相比拼复耕复种的氛围,无形中推进了认领活动的深入开展。”苏巨方说道。

据了解,大田塱村把村中撂荒弃耕地统一集约管理,并发包给专业的种植合作社,通过认耕模式解决荒地弃耕的问题。这既盘活了撂荒地,又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,为其它地区撂荒弃耕地复耕复种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
“大田塱村民风淳朴,积极支持党委政府开展各项工作,村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基础扎实,务求经济发展的愿望强烈,村干部有想法、有执行力,加上村里撂荒地统一管理,地块规整,所以镇里选择大田塱村作为‘一分田’认耕活动的试点村。”回龙镇党委委员胡润泓告诉记者,通过党员示范引领,不少群众加入到认耕活动,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。他说:“回龙镇将以点带面,全面推广大田塱村的活动经验,通过党建引领,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继续开展好这项活动,做好土地复垦复耕工作,实现农业要强、农村要美、农民要富目标。”

而大田塱村则计划在开展“认耕认种”活动的基础上,将村中农田开发起来。大田塱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夏冠新表示,将打造一个集农活体验和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“开心农场”和科普基地,进一步扩大认耕“一分田”的辐射范围,带动农产品销售,增加全体村民收入,为实施乡村振兴探寻一条新的发展路径。

西江日报、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
1.
凡本网“西江日报”电子报,以及注明来源“西江日报”、“西江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、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。凡是未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、链接、转贴、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。已经被本网授权的,使用时必须做到:(1)注明来源“来源:西江日报”、作者信息“西江日报记者***”、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。(2)如修改标题,必须注明原标题。(3)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,仍须注明来源“来源:西江日报”。
2.
本网未注明“来源:西江网”或“来源:西江日报”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,如其它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行负法律责任。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,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3.
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、名誉权等问题,请尽快与本网联系。
联系人:罗小姐、涂先生(电话:0758—2722284)
详细请浏览:http://www.fgpfw.com/about/copyright.shtml

关于我们| 广告服务| 版权声明| 联系我们| 友情链接| 事业单位

粤ICP备09102757号|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|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|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|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

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(西江网版权所有),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

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,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仙踪林,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,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